• 当前位置:首页  社科动态
  • 学术成果纷纷“留洋”发表的尴尬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0-09浏览次数:511

            在不久前落幕的上海书展学术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邬书林在会上说:“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成果有%95以上不在国内发表”,而“借助国外同行把它发表出来。同时,国家每年还要花很多外汇把这个东西买回来,用于支撑我们的科研教育”。

      重要的学术成果有95%以上去国外“留洋”发表,这可不是个小数字。国人的研究成果首先让外国人知晓,然后又花重金购回用于国内科研教育,更让人啼笑皆非。出现这种尴尬状况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国内科研学术研究刊物办的水平不高,在国内外还没有树立起较高的学术权威性。

      当下,国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创办的自然科学研究学术刊物种数是不少的,但所办的质量确实叫人不敢恭维。有相当一部分自然科学研究学术期刊发表论文门槛太低,一些所谓学术论文根本没什么创新,主要是看别人的依葫划瓢也被当作“大作”发表;有些文章由于作者有来头即使是“官腔文章”或是科普性文章也照样作为“学术论文”发表等。

      据了解,目前有些自然科学研究学术期刊发表论文需交“版面费”。理工类非核心期刊版面费是1500到2000元之间,核心期刊则是万元起价。如果发表要经过“发表中介”,在理工类普通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是3万左右,在权威性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是5万元左右。发表学术论文早已是“市场化运作”,“有钱才能发表”,“有钱就能发表”已成定律。按这种办刊模式运作,学术期刊的质量又从哪里来!在审稿与编辑准备正式发表的过程中还要受到人情关系困绕,还要被“潜规则”,作者不花点钱或通过什么其它方式通融表示一下投送的论文也是难以发表的。很严肃的学术期刊创办工作又被学术腐败所浸蚀,学术期刊的质量又从何而来!

      面对国内学术研究期刊质量不高,相当一部分有较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就不愿与一些“不学无术”、“滥竽充数”的人为伍,做出一些有失“身份”、“掉格”的事。发表学术论文已充满了“铜臭味”,一些视学术为生命的专家、学者还是努力做到洁身自好,死死捍卫学术研究这块洁士的。

      有人说,自然科学方面重要的学术成果到国外“留洋”发表与我们现时的学术考核、技术职务职称评聘与晋升等导向有很大关系。现在国内确实有不少知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等单位评聘技术职务职称或学科带头人要看你是否在国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或者你的论文被世界著名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检索了多少。其实这一问题与笔者前面所说的问题是紧密联系的。国内自然科学研究学术期刊办的水平很一般,有的甚至办得比较滥,你的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上是怎么发表的,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学术研究论文能在国外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说明你的学术水平通过了国际水平检测,引进人才、评聘技术职务职称或评学科带头人首选论文在国外知名期刊上发表的,这一做法完全可以理解。

      当然,不可否认,国内有些自然科研究学术期刊其中包括一些知名高校的学报办得还是有一定水平的。但是,我们又缺少足够的语言文字翻译力量和相关专业人才及时地向国外介绍。办学术期刊也要牢固树立世界品牌意识。以突出的研究成果和以无可挑剔的办刊质量取得世界学术界的认可。如果重要的科研成果发表阵在就在家门口,还何必“出洋”后又转“内销”呢!

      吸引国内重要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学术阵地上发表,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那是稿费奖励制度。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倾注着科研人员的大量心血,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不能没有稿费,而且还要按科研成果的水平和论文质量的高低努力按“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发放。在民国时期办任何报刊不管其亏本还是得利与否,作者的稿费是必须要发的。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还没有听说不发稿费的。珍重与保护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是西方社会一个很重要立法思想和行为准则。我们现在倒好,不但不发稿费,还要作者支付“版面费”。这是对作者的极不珍重,而且还是对学术研究的污损。在科研成果发表的稿费支付上表现为对作者的不尊重,大凡自重的科研人员就只能到国外去寻找被人尊重的阵地了。

            (作者:刘敦楼    来源:红网


    ©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