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软实力提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不断创新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07-23浏览次数:746
如果说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硬实力主要依靠的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自主创新,那么其软实力的提升则主要依靠的是文化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不断创新。 在时代高起点上实现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哲学社会科学正是通过思想解放、理论创新、发挥思想库作用而成为文化创新的最高层次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引领。马克思说过,过去的哲学家只是这样那样地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则指出:“文化或观念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它能够改变人,而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主要就是通过影响和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心智模式、决策思路和执行方式来发挥作用的,这一作用肯定不会像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自主创新那样直接明显,但却同样重要。 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对于各个领域的自主创新具有导向、引领和促进作用。自主创新战略实质上是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结论确立的,也只有通过哲学社会科学这个中介才能确定自主创新的目标与方式。如果说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支撑的是知识经济的话,哲学社会科学昭示的则是智慧经济。知识经济本质上走的依然是技术主义的路线,而智慧经济则依靠的是创新文化的路线。智慧经济的概念在国内首先是由广东学者程扬提出来的。其重要背景之一,就是美国前两年提出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地球”战略。甘肃目前最需要的首先是创新文化,当从行政首长、科学院长到基层干部、普通科研人员和操作工都被一种创新文化所熏陶、被创新冲动所驱使的时候,甘肃的全面发展就真正有希望了。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有三种基本方式:一是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认识新规律、得出新结论、总结新原理、形成新体系,提出原理性理论,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和所有基础学科自主创新的最高境界和根本方式。二是涉猎新领域、总结新经验、作出新概括、形成新判断,提出完善性理念,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方式。三是开阔新视野、提供新解释、运用新方法、给出新定义、使用新方法,提出对策性理论,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一般做法和常规方式。 通过以上三种方式最终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在学术研究的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上的创新。这就必须选择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实际创新研究内容;通过打造自身品牌,形成特色模块创新成果形式;通过深化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科研机制,解放和发展科研生产力;通过创新传播手段,让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被更多的人了解、使用。目前重点是要在先进生产力的五个方面开展创新,先进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高素质的人+先进的技术设备+高附加值的开发项目)×现代管理。 “实践对接”是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促进全面发展的可靠方式。地方社科院要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服务甘肃、面向社会、崇尚科学”的理念,实施“以科研项目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应用研究为中心、以服务各省为目的、以科学管理为保障”的办院方针,进行“实践对接”。这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面向实践、不断创新的基本方式,有利于建立哲学社会科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在提升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能力、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要从三个方面继续努力,更好地发挥党和人民事业的思想库作用。 一是要夯实基础理论根底,坚持不懈地强化基础理论学习研究,在探索新规律上下工夫,力求在学术观点创新方面有所作为,要特别重视涉及甘肃非均衡跨越式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的基础研究,从而为甘肃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是要深入实际、总结经验,对前瞻性、区域性和对策性的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加工和高度概括,力求在总结新经验、作出新概括、拿出新办法方面有所作为,从而为甘肃发展提供新经验、形成新思路。 三是开阔视野、运用新方面,创造性地继承、借鉴与发展已有发展思路与区域战略,大胆借鉴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切优秀成果和其他地区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及时介绍推广外界好的做法与成功模式,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提出全面发展甘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及重大思路的建议。 (作者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甘肃省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 |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