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叔”在南京举行的高等教育论坛上疾呼:全社会需重拾对教育的敬畏感 。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能重拾对教育的敬畏感,中华崛起可能永远只是一个梦。”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10月30日上午在南京开幕。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根叔”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国家还需何种高等教育理念”为题,在论坛上发表了演讲。
当教师为房为车逐利时教育的神圣荡然无存
敬畏缘于什么?李培根认为,“敬畏应该缘于对教育崇高和神圣的认同,缘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缘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于被教育者而言,教育能使其成为真正的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而且能明白人生的真谛。通过教育,学生可逐步明白天地人之道。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从中找到人之为人的各种尊严。“假如学生只是把教育看成今后谋生的工具,假如学生在学校里看到功利与浮躁盛行,假如学生看到教育在行政与公权力面前唯唯诺诺,他们还会感到教育的神圣与崇高吗?还会敞开心扉接受教育吗?”
李培根直陈,“当教师为职称而折腰时,当教师为房为车而逐利时,当教师的爱心不再给予学生时,教育的崇高和神圣不仅荡然无存,甚至连教师自己也斯文尽失了。”
校长的级别恰恰是教育没地位的表现
如果整个社会对教育都有一分敬畏感,又是何种情形?
“如果学生对教育有一分敬畏感,就应该有对生命意义的敬畏,对生存价值的认同。”李培根认为,学生对教育的敬畏感可以把接受教育上升到自由自觉的层面。如果学生对教育真正心存敬畏的话,其学习目的、学习动力乃至基本品质,则都不成其为问题了。
“对教师来说,如对教育有一分敬畏感,自然会有神圣的责任感。教育者应该把教育学生看成培育生命一般,教育的过程甚至是对生命的礼赞。”李培根表示,教师若对教育有一分敬畏感,则会把教育的过程也视为自己灵魂超越的过程;对教育的敬畏感还能使教师真正地“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成教育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李培根同时表达了对“校长级别”的看法,“如果社会对教育有一分敬畏感,就不至于让校长的身份以级别去衡量。如今,校长的级别恰恰是教育没地位、社会对教育缺乏应有尊重的表现。公权力对教育若有敬畏感,则不会对教育的很多事务指手划脚,则不会对教育本身的规律视之不见,则不会有那么多的领导指示。”
重拾社会对教育的敬畏感关键在哪
“要重建社会对教育的敬畏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李培根认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理所当然地应该有一分自觉,“教育界之外的整个社会当然有责任,然而,最关键的莫过于政府的作用了。”
李培根认为,首先,要大大加强对教育的投入。尽管目前很多教师的实际收入还算体面,但却是建立在工资外的“创收”或“项目提成”上。出现此种状况,还是因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若仅仅靠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教师的待遇就太差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言,也是教师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国家应该一方面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另一方面严格限制教师的类似“创收”收入。这是重拾教师尊严的必要而基本的手段。
其次,要尽快建立行政权力或公权力对教育的敬畏感。校长及其行政系统不能滥用对学术的权力,其实这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公权力对教育的作用,应该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这应该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官员对教育真有一分敬畏感,则不会对教育有过多干预。此外,高等教育需要正常的舆论环境(我国媒体一定程度上代表公权力)。
“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建设一座大厦——敬畏则是如水泥的粘接剂;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培育参天大树——敬畏则如赖以生长的土壤;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驶向中华崛起彼岸的大船——敬畏犹如载舟的水。国家教育理念与社会对教育的敬畏感相互依存。”“根叔”最后用三个排比句,结束了自己的演讲。
当教师为房为车逐利时教育的神圣荡然无存
敬畏缘于什么?李培根认为,“敬畏应该缘于对教育崇高和神圣的认同,缘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缘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于被教育者而言,教育能使其成为真正的人。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学到一些知识和技能,而且能明白人生的真谛。通过教育,学生可逐步明白天地人之道。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从中找到人之为人的各种尊严。“假如学生只是把教育看成今后谋生的工具,假如学生在学校里看到功利与浮躁盛行,假如学生看到教育在行政与公权力面前唯唯诺诺,他们还会感到教育的神圣与崇高吗?还会敞开心扉接受教育吗?”
李培根直陈,“当教师为职称而折腰时,当教师为房为车而逐利时,当教师的爱心不再给予学生时,教育的崇高和神圣不仅荡然无存,甚至连教师自己也斯文尽失了。”
校长的级别恰恰是教育没地位的表现
如果整个社会对教育都有一分敬畏感,又是何种情形?
“如果学生对教育有一分敬畏感,就应该有对生命意义的敬畏,对生存价值的认同。”李培根认为,学生对教育的敬畏感可以把接受教育上升到自由自觉的层面。如果学生对教育真正心存敬畏的话,其学习目的、学习动力乃至基本品质,则都不成其为问题了。
“对教师来说,如对教育有一分敬畏感,自然会有神圣的责任感。教育者应该把教育学生看成培育生命一般,教育的过程甚至是对生命的礼赞。”李培根表示,教师若对教育有一分敬畏感,则会把教育的过程也视为自己灵魂超越的过程;对教育的敬畏感还能使教师真正地“以学生为本”,把学生看成教育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李培根同时表达了对“校长级别”的看法,“如果社会对教育有一分敬畏感,就不至于让校长的身份以级别去衡量。如今,校长的级别恰恰是教育没地位、社会对教育缺乏应有尊重的表现。公权力对教育若有敬畏感,则不会对教育的很多事务指手划脚,则不会对教育本身的规律视之不见,则不会有那么多的领导指示。”
重拾社会对教育的敬畏感关键在哪
“要重建社会对教育的敬畏感,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李培根认为,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理所当然地应该有一分自觉,“教育界之外的整个社会当然有责任,然而,最关键的莫过于政府的作用了。”
李培根认为,首先,要大大加强对教育的投入。尽管目前很多教师的实际收入还算体面,但却是建立在工资外的“创收”或“项目提成”上。出现此种状况,还是因为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足。若仅仅靠国家规定的工资收入,教师的待遇就太差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言,也是教师不得已而为之。因此,国家应该一方面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另一方面严格限制教师的类似“创收”收入。这是重拾教师尊严的必要而基本的手段。
其次,要尽快建立行政权力或公权力对教育的敬畏感。校长及其行政系统不能滥用对学术的权力,其实这也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公权力对教育的作用,应该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这应该逐步形成一种习惯。官员对教育真有一分敬畏感,则不会对教育有过多干预。此外,高等教育需要正常的舆论环境(我国媒体一定程度上代表公权力)。
“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建设一座大厦——敬畏则是如水泥的粘接剂;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培育参天大树——敬畏则如赖以生长的土壤;把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为驶向中华崛起彼岸的大船——敬畏犹如载舟的水。国家教育理念与社会对教育的敬畏感相互依存。”“根叔”最后用三个排比句,结束了自己的演讲。
(作者:陈晓春 来源: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