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社科动态
  • 中非智库“结对子”开创“融智”新举措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3-11-27浏览次数:665

       【核心提示】中非学界合作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推动中非关系的发展,还应着眼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10月21—22日,由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主办的中非智库论坛第三届会议暨“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国务委员杨洁篪出席并讲话。中方智库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外交部副部长翟隽,非方智库代表南非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斯蒂诺珀洛斯分别在仪式上致辞。

      打破西方话语垄断 争取更多国际话语权

      杨洁篪在讲话中代表中国政府对中非智库论坛再次召开及“10+10计划”正式启动表示祝贺。他指出,中非智库论坛为中非智库学者间交流搭建了机制化平台。“10+10计划”的启动将进一步提升双方智库交流与合作水平。希望双方智库学者抓住中非关系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增强使命意识,把握时代特性,加强对中非关系和涉非、涉华研究,为中非关系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在国际上争取更多话语权,更好地服务双方关系发展需要。

      这番讲话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强烈共鸣。塞内加尔非洲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理事会常务秘书长埃布利马·萨勒说,中非学界合作的目标不仅仅在于推动中非关系的发展,还应着眼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中国和非洲共同面临着全球挑战,例如气候变化、国际金融秩序改革、互联网治理等议题。然而,这些全球事务的话语权往往被西方发达国家所垄断。

      “我们相信,中非学界通过共同的讨论交流,可以形成自己的原创性思想体系、知识产品和话语形态,能够塑造和维护好自己的话语权,以此来不断拓展非洲和发展中国家的自身利益。”萨勒说。

      中非各八家智库“结对子”

      尼日利亚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博拉·阿金特林瓦此次的北京之行收获颇丰。这家研究所是入选第一批“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支持的智库,和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结成了“对子”。阿金特林瓦和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刘鸿武利用会议间隙草签了加强两个机构学术合作的协议。

      “在机构建设方面,希望尼日利亚建立中国问题研究中心,而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也将建立尼日利亚问题研究中心。”刘鸿武告诉记者,尼日利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和中国相似的问题,例如在能源资源开发、农业技术转移等方面,有很多课题值得双方学者展开共同研究。

      据悉,首批共有8家中方智库与8家非方智库结对建立合作关系。其他7对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和塞内加尔非洲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理事会、北京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和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学非洲研究所、外交学院非洲研究中心和喀麦隆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和南非国际问题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和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和平与安全研究所、云南大学非洲研究中心和肯尼亚非洲经济研究所。

      “一个人独行可以走得快,但结伴而行可以走得远。”斯蒂诺珀洛斯用这样一句非洲谚语来表达对“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启动的欣喜之情。她说,今天的中非合作不仅限于政府层面,人文学术交流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中非智库10+10合作伙伴计划”让中非学界结伴而行,中非合作的道路会走得更加长远。
     

            (作者:毛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0月23日总第514期


    © 山东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处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