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环境报
民俗是民众千百年来生产生活中形成并传承的生产生活经验及智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结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很多风俗习惯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拜年取消了、亲朋好友的聚会延迟了,随之兴起的是云拜年、云祝福、云上课、云监工……疫情也让很多人发现现代社会仍然存在很多陋习,比如吃野味,有人将之归因于传统文化的封建迷信存在。作为传统生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传统生态民俗对于推进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推进生态环境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如何认识我国各地域传统生态民俗、传统民俗现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值得讨论。
疫期聚会、嗜吃野味,也怪传统风俗?
中国环境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人不顾病毒传染危险,相互拜年,同学聚会、老乡聚餐,有媒体报道,福建一个人因为参加宗族聚会而感染影响了很多人。有人因此觉得,一些民俗落后于时代,是时候该改改了。对此,您怎么看?
陈红兵:现代社会强调法治,法治逐渐渗透到民间社会的深层,在一定的情势下比民俗规约更有效,这是事实。不过,民俗对民众行为的规约作用不会被法律法规所取代。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转型及变动时期,需要及时建设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规范人们的行为,建立社会秩序,而社会稳定时期,更需要民俗习惯规约人们行为,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另一方面,法律法规注重外在的理性约束,民俗则能打动民众情感,深入民众内心,化作民众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正如作家毕飞宇所说:“风俗是最为亲切的法律,而法律则是最为彪悍的风俗。”
传统民俗具有一定的惯性,像在抗击新型肺炎疫情的特殊情势下,确实会影响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不过相信大家一般都能很快意识到遵守政府法规、政策的重要性。倒是在疫情过去后,我们要避免民众“好了伤疤忘了疼”,可以将一些科学的、有益于健康的做法转化成新的民俗。如非典时期,我们已经经历了乱吃野生动物的惨痛教训,但事隔17年我们又重蹈覆辙;非典时期,人们意识到聚餐时用公筷对于卫生健康的必要,但很快大家又回复到传统习惯。这些都是需要提醒、采取相关措施推行,促使好的、科学的行为方式成为新民俗的。因此,我近年来倡导应适应时代发展,建设生态民俗。
中国环境报:专家表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祸起野味”,与武汉华南市场非法售卖野生动物、部分人封建迷信嗜吃野味有关。不少人巧言善辩,说这是我们的传统风俗。请问传统民俗要背这个“锅”吗?
陈红兵:对于有些人将吃野味归因于传统风俗的说法,要提高警惕,以免其混淆视听。诚然,传统上,我国某些地区有嗜吃野生动物的不良风俗,比如我们说到八大菜系时,会提到广州人喜欢杂食,除了猪、牛、羊、鸡、鸭、鹅、鱼、虾等,还吃狗、蛇、鼠、龟、兔、猴、螺、蛙、虫等。但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民俗中又存在众多饮食相关的禁忌,对于我们维护动物多样性,保护人们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如山东民间有蝙蝠、穿山甲、黄鼠狼、蛇、狐狸报复心强的说法,提醒人们不要随意伤害这些动物。各民族民间故事中均有保护动植物“善有善报”、伤害动植物“恶有恶报”的故事,教育人们善待动植物。
我们要认识到,由于认知的局限,传统民俗观念中存在一些不适应当代社会的迷信成分,但也给我们很多借鉴反思:一是禁忌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民众千百年来的生存经验和智慧,是有利于我们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保护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二是民俗中迷信的说法虽不可取,但是它能激发人们对自然、对其他生命的敬畏之情。我觉得这种敬畏之情在今天还是需要的。
实际上,传统民俗中存在丰富的维护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人与动物协调发展,维护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智慧,需要我们今天去挖掘、整理,将其中合理方面应用到当代社会生产生活当中。也正是在此基础上,我非常赞同系统研究传统生态民俗及其现实意义。
当代社会还需要传统生态民俗吗?
中国环境报:您能否对传统生态民俗的定义及内涵做个界定?
陈红兵:民俗是在民众千百年来的生产生活中形成,并在民众中传承的生产生活经验及智慧。生态民俗是民俗的有机组成部分。大体而言,传统生态民俗就是传统民俗中体现的生态观念、生态环保实践及方式。
生态民俗的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如生态民俗观念体现在创世神话、自然崇拜、自然资源保护禁忌规约中;生态民俗实践体现在农林牧副渔,以及衣食住行、生死嫁娶等生产生活民俗中;生态民俗形式则包含自然崇拜仪式,民间故事、民歌等民间文学形式,以及动植物、水、草地等自然资源保护禁忌及规约。
关于传统生态民俗的具体体现,比如刚说到的各民族民间故事中均注重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故事,传承动植物保护观念;比如中华各民族许多创世神话中,体现了朴素直观的生态世界观。盘古开天辟地,将身体各部分化作日月、山脉、河流、草木,这实际上表达了先民关于日月、山脉、河流、树木生命一体的观念;又比如云南哈尼族农业生产中独具特色的梯田,既适应了当地山地环境,又具有水土保持作用;云南白族有插柳节,每年立春前,全村人会在长者带领下到河沟旁插柳,每年都能插一片柳林;苗族在孩子出生时有种上一棵树的习俗。此外,为了保护动物、水、草地、林木等自然资源,各民族还形成了保护自然资源的相关禁忌、规约。如蒙古族禁止春天打猎,各民族禁止打怀孕的母兽或幼兽;西南少数民族留存有丰富的封山育林、保护神林的民间规约等。
中国环境报:传统生态民俗在传统社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能发挥巨大作用。但是,也有人强调,在现代社会,传统生态民俗缺失了保持生命力的土壤。对此,您怎么看?我们今天关注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何在?
陈红兵:传统生态民俗在传统社会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传统生态民俗本身产生于民间,是民众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结晶,是适应民众思想、情感形成的,最懂得民众,知道什么最能打动民众,知道如何打动民众,知道民众在乎什么,知道如何规范民众的行为,有自身一整套传承、发挥作用的方式,因此能够有效地熏陶民众爱护自然、关爱生命的思想、情感,规约民众的生态环保行为。
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较,在生产生活方式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因此,与传统社会生产生活相适应的生态民俗受到极大冲击,甚至可以说许多都消失了。
我们询问传统生态民俗是否缺失了保持生命力的土壤,实际上就是问传统生态民俗是不是不需要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了,就是问当代社会是否不需要传统生态民俗了?
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这样来理解。如果我们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那么传统生产方式中的生态民俗也需要改变,如蒙古地区传统游牧生产已大多为舍饲饲养所替代,当然游牧生产的许多生态民俗也不再发挥作用。同样,传统农耕方式的许多方面为机器耕作所取代,当然传统社会的许多农耕经验及民俗也难以再发挥作用。
但是,只要农业生产还存在,传统生态生产民俗的许多方面就依然还具有价值,还应当发挥作用。如化肥、农药的大量运用导致土壤板结,土壤中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人们便会认识到传统生产中运用有机肥料、生物防治害虫等民俗经验、智慧的价值,传统生态民俗中的合理要素就会被重新发现并得到继承和发展。
实际上,也正是当代出现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使我们重新反思、认识传统生态民俗的价值。我们要解决今天的生态环境危机,就必然要反思传统生态民俗中的合理要素,反思传统社会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的,有哪些经验教训。传统生态民俗中感恩自然、敬畏自然、爱护自然的情感、观念,传统生态民俗的宣传教育方式、规范民众生态环保行为的方式,都值得我们反思、继承和发展。像现在农村垃圾问题、河流湖水污染问题,一方面当然因为各类垃圾增多,没有形成与其相应的处理措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思想意识被现代社会功利至上观念所污染,淡忘了传统生态民俗观念的意义。这也需要我们今天重拾传统生态民俗观念,继承与发展传统生态民俗方式中能够激发、熏陶人们生态保护情感的方面。
如何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民俗?
中国环境报:关于传统生态民俗的继承与发展,您提出“建设生态民俗”。请问为什么?
陈红兵:所谓建设生态民俗,即是将当代生态环保的现实需要,与民俗建设相结合,将生态环保的现实需要化入民俗,以民俗形式宣传教育生态文化观念,落实生态环保要求。因为民俗并不是僵化不变的存在,它始终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变化。有一个成语“移风易俗”,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强调“建设生态民俗”,即是强调要适应当代社会生态环保建设的迫切要求,发挥民俗在生态环保建设中的作用。
在我看来,建设生态民俗,一是要改变传统民俗中有害生态环境的方面,比如传统社会殡葬习俗中的土葬、讲排场等行为,这在当代社会不利于节约土地、林木资源,因此我们要推行火葬、倡导绿色殡葬;二是要根据现实生态环保建设的迫切需要,建设新的生态民俗。如现代社会产生了远超传统社会的垃圾,不仅在数量上更为庞大,而且在品种上更多样且难降解,在传统社会,农村垃圾可以变为有机肥料,而在今天,不仅农村到处是垃圾,也使河流湖水变脏变臭……解决垃圾问题不仅需要政府采取相应措施,也需要民众发挥自身智慧,建设新民俗。
传承、建设生态民俗对当前生态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一是传承、建设生态民俗本身是生态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传统生态民俗的继承和发展。二是传统社会在历史上也曾针对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自身的生态民俗。比如西南少数民族传承的神话中,就有其先民在面临生态环境问题时,如何制定规约,划定人类活动范围,保护林木,并通过神话的方式传承保护生态环境的历史教训。传统社会通过规约、神话等民俗方式规约民众行为,传承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智慧,对于我们今天生态文化建设依然具有启迪意义。三是不同民俗形式从规范民众环境行为,激发民众感恩自然、爱护自然情感,宣传教育生态环保观念等不同方面,发挥协同作用,其内在机制、协同作用方式,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化同样具有多方面启迪意义。
中国环境报:如何把生态文明的内容与要求民俗化,您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陈红兵:建设生态民俗本身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建立在对民俗形成规律的把握基础上。大体而言,还需要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是给予民众创新民俗的空间。民俗一般是在民间自生自发形成的,是根据现实生活的需要,在不断试错基础上形成的,是民间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让民众适应环境建设需要创新民俗,需要政府部门相信民众的智慧,给予民众相应的空间。特别要注意给予民间环保组织自发成长的空间,让民间环保组织创新有效的生态环保活动,如围绕植树节,以及世界水日、气象日等世界性环保节日开展生态环保品牌活动,即属于建设生态民俗的一种方式。
二是需要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的引导。在今天,人们习惯于依赖政府及现代社会组织机构的运作方式,很难调动起自身生态环保的积极性,即使想为生态环保做贡献,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这就需要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引导。比如,上海市去年开始着手推行垃圾分类工作,通过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引导,推动民众组织起来,通过自我管理、自我规范,将垃圾分类落到实处。我们可以参照民间规约的方式自我管理,如制定相关规约,并签名承诺,对于违反规约的,要求参加培训,参与指导垃圾分类等等。
三是将生态环保要求做到细处,做到责任到人。比如不同单位制定相应的生态环保细则,安排专人负责落实。比如节约用电谁都知道,高校教室电闸旁也往往贴了若干节约用电的标语,但是实际上这种大而化之的提示很难落实到位。需要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在相应的时间(如午饭时间)巡视,及时关掉空教室的电灯。只有这样,才能渐渐让更多的人形成及时关灯的习惯。
四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移风易俗的良好环境。现在电视、网络等平台相关生态环保公益宣传逐渐增多。但大而化之的宣传并不能让生态环保行为真正成为民众的生活习惯。这需要社区、单位、家庭的协同努力,关键还是责任到人,做到实处。
五是将各民族传统史诗、民间故事改编成影视作品,注重从生态环保视角演绎或突出其中的生态环保理念和元素等等。
中国环境报:从生态民俗角度看,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哪些警告与反思?
陈红兵:此次疫情是关系广大民众切身健康的大事,我们确实需要从生态民俗角度进行多方面的反思。比如我们应当对传统民俗中与自然生态环境、与其他生命相关的内容进行重新反思,肯定其中积极合理的方面,摒弃其中消极的方面;比如我们要重拾对自然、对其他生命的尊重之情、爱护之德;比如研究传统生态民俗传承、作用机制中科学合理的形式,研究在当代社会如何继承、转化、建设生态民俗,发挥其在当代社会的积极作用;比如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形成的科学认识、好的做法持续下去,化作民众普遍奉行的民俗等等。
诚愿我们在党中央和政府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疫情早日过去,愿大家健康吉祥!
(中国环境报 2020-2-12
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20-02/12/content_91798.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